武汉高新大道质量全面提升的景观实践

  • 分类:新闻中心
  • 作者:李志清
  • 来源:总工办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1-10 14:55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 一座城市,总有一条最具标识性的景观主轴,在武汉那就是武汉的“高新大道”。高新大道作为光谷最重要的主干道,是一条市域级发展轴、产业轴、交通轴和景观轴,是连接武汉市中心城区与鄂州市区的主要通道,也是光谷科创大走廊的主轴。

武汉高新大道质量全面提升的景观实践

【概要描述】 一座城市,总有一条最具标识性的景观主轴,在武汉那就是武汉的“高新大道”。高新大道作为光谷最重要的主干道,是一条市域级发展轴、产业轴、交通轴和景观轴,是连接武汉市中心城区与鄂州市区的主要通道,也是光谷科创大走廊的主轴。

  • 分类:新闻中心
  • 作者:李志清
  • 来源:总工办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1-10 14:55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一座城市,总有一条最具标识性的景观主轴,在武汉那就是武汉的“高新大道”。高新大道作为光谷最重要的主干道,是一条市域级发展轴、产业轴、交通轴和景观轴,是连接武汉市中心城区与鄂州市区的主要通道,也是光谷科创大走廊的主轴。

 

 

作为武汉东部入城的重要门户通道,高新大道是展示武汉日新月异变化的重要窗口,在从事高新大道的景观实践中,我们仍然沿用了把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审美对象的做法,极力让高新大道做到平面有形、空间有序、色彩鲜艳、四季有景。除此之外,我们更强调道路景观对城市的生态服务。经过多方的共同协作,高新大道现已成为景色优美、能呼吸有弹性、可感知自然、能够降解城市污染物、有雨洪管理功能的、可识别的绿色基础设施。

 

 

 

 

一、项目的主要内容

 

 

本项目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,作为城市的一级主干道,是建立起一套特色化全息感知体系的道路,是未来的科技交通走廊。沿线先后聚集了华为、小米、华大基因、国药、中建三局等数百家行业龙头企业,成为串起“光芯屏端网”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“黄金大道”。

 

 

 

高新大道全长约为9公里,景观建设总用地约为40公顷,两侧的绿化带宽约20-40米,其中绿化用地约为34公顷。我们就工程质量、安全文明等措施,多措并举地提出了“对标北京长安街,打造武汉的长安街”的目标。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主干道道路绿化、道路拓展绿化、生态步道及道路沿线生态修复等。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城市形象、改善人居环境,运用“生态、和谐、自然、低碳、智慧”的设计理念,打造一条具有国际标准的道路景观,展示先进的建设理念、创造绿色宜人的人文环境。

 

 

 

二、项目的重难点分析

 

 

项目原来的雨水收集系统不完善,地势低洼排水不畅,立地条件恶劣。武汉气候春冬干旱,夏秋多雨,旱涝分明,土质多为粘土排水困难。为把城市道路营造成一条联系的绿色基础设施,有效调蓄城市的雨洪,我们增设了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设施,全面贯彻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。雨水经过海绵城市系统汇集到蓄水模块集中处理,将储存的部分雨水智能回用于高新大道及沿线景观的浇灌,做到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的“海绵城市”实施目标,这些举措是本项目施工的重难点。具体措施如下:

1、尽量选用透水材料,增强景观的弹性

本项目整体铺装90%采用透水材料,主要材料为50厚PAC13彩色透水沥青,其特点为:

(1)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,承受重载交通,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和高温稳定性;较大的粒径和较大的空隙,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,雨水被吸收后快速渗透到地下,实现了小雨不湿鞋、中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的排水目标。

(2)大粒径集料的增多和矿粉用量的减少,降低了沥青总用量约5%;与通常的半刚性基层相比,工程施工速度提高了15%;在高新大道景观的全面整改过程中,可大幅缩短封闭交通时间,社会经济效益显著。

2、打造截流、疏导、蓄积、处理和回用的海绵城市模型

本项目在整个绿道的每个低洼处设置雨水花园,花园的总面积约为650平方米。绿道靠近隙地一侧设置小于1米宽的植草沟,用于收集、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,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和超标雨水径流的排放,植草沟能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等效果,总长约为1000米长。

3、施工现场综合管廊规模宏大,接口协调管理施工难度高

项目现场的地下是目前武汉市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,地下管网错综复杂,作业面立地条件相当艰难。地下未知因素较多,在建设工期紧张的情况下,对人员组织、机械组织和技术实施等方面都带来严峻挑战。

作为本工程中最大的工作重点,涉及土建、绿化、给排水等专业的交叉施工。我们结合了现场综合情况及设计要求制定了周全的施工计划,采用了严控、保护加排水的工程措施。

施工中,为保障施工进度及质量标准,我们坚持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协调,确保各工种的功能完备和景观效果的优良。

4、工程中的具体措施

遇到错综复杂的天然气管道及光缆,在管线位置无法确定的情况下,多次与管委会及业主单位现场沟通,通过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探测,确定管线的精确走向及位置。在保证管线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继续施工,具体措施如下:

(1)聘请专业的迁改单位,利用微型挖掘机将管线的主体迁出施工范围之外,并在发现管线的第一时间与管道维护班组沟通,保护管线不受破坏。

(2)采用人工探挖的形式,把埋在地下的管线暴露出来并进行外部保护。排水施工根据管廊地下入口的高程确定绝对高差,管廊顶板上施工覆土前,优先铺设砾石,订制排水板,在保证绿化种植土层厚度要求的同时做到种植土层不积水。微地形的打造模仿自然的起伏,创造蜿蜒曲折的景观形态。

(3)在堆坡造势过程中做到局部有细节、大局有气势,在井口稍低的位置通过自然放坡做到自然排水,并在井口四周20厘米以下设置砖砌盲沟,通过盲沟引导雨水进入绿地边缘的植草沟。在经历武汉春夏的梅雨季节,项目现场并未发现积水现象,有效保障了植物的存活率。

(4)高温反季节植物种植和养护的智慧喷灌系统,项目绿化种植期处于夏季高温季节,并且此阶段苗木生长正处旺季,苗木移植成活比较困难。

本项目使用的乔木为丛生乌桕、樟树、银杏等,苗木规格较大且多为难生根树种,进一步加大了反季节栽植的难度。我们专门聘请了苗木专家亲临现场反复研究,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。项目成员在研发人员的带领下经过多次实验,最终决定在起挖前喷施适量抑制蒸腾剂,有利于反季节苗木的恢复。

乔木栽植后,在每棵树干上增加4个微型智慧灌溉系统,该系统可自动采集土壤墒情、气象环境、植物生长情况等数据,通过大数据分析后实施智能化喷淋灌溉,能最大程度避免水资源的浪费,确保苗木有足够的水分。同时,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,设置植草沟。在收集、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时,进一步保障了苗木的存活率。采用以上措施后,该项目植物反季节栽植存活率高达95%,与以往反季节种植相比较,成活率高出约为10%。

 

 

三、创新的理念和景观的特色

 

 

 

城市的道路景观,不能只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考虑,要把城市的道路系统以及公共绿地,当作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来打造。所以,在高新大道的景观实践中,我们统筹了景观的经济、生态和美学的关系整体来营造。

1、打造成城市空间审美对象

城市是一个纯人造的空间,大量形体和线条交织在一起,使得城市空间拥挤而混乱,城市景观能缓解这类矛盾,使得形体与形体、形体与地面结合更加自然,让零散的城市空间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整体。高新大道的景观工程,通过精心设计和精湛的施工,使其成为一道既能远观又能近赏的优美风景。

2、构建能呼吸有弹性的绿色廊道

景观的弹性,是指城市遇到外部压力快速恢复的能力。高新大道按照海绵城市原理,分别对雨水源头截流,中途疏导,末端蓄积以及智能回用的环节进行了有效控制。源头截留环节,我们设置了浅表径流过滤池、下沉绿地和雨水花园;中途疏导环节,设置了植草沟、生物滞留池;末端蓄积环节,设置了增强型蓄水模块和生物水处理装置;智能回用环节,设置了清洁能源的智能雨水回用系统。

3、一个既有结构又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系统

通过高新大道的景观实践,我们运用创新的理念和相关适应性的技术,把高新大道打造成能持续提供生态服务的绿色基础设施。

我们打造的高新大道并不是镶嵌着花草的非机动车道,而是连接生物的绿色廊道。建设中,我们首先保证高大乔木的连续性,并设法与其他绿地系统进行连接,使分散的绿地逐步形成一个连续的都市森林。将来,若所有的城市绿地都遵照高新大道的模式建造,城市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绿色整体。

自然其实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和很强的自组织能力,高新大道的景观建设就力图让自然参与景观建设之中,具体做法是把人的意志尽量嵌套于自然的结构和过程,鼓励野花、野草的疯长,倡导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。在人的活动频繁的科技馆区域,我们仍然采用较为纯净的人工秩序,而在人的活动相对疏远的地方,我们主要只是改造立地条件,让自然自行演化逐步让景观形成一种自发秩序。

 

 

4、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可识别的景观序列

高新开发区的诸多道路,都不能反映其独特区域的可识别性,人们常常会迷失在抽象的数字之中,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景观不能彰显其独特的场所精神。

基于这个原因,高新大道的景观营造中,我们通过雕塑、小品和独特空间的营造,把高新大道打造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景观系列,用对应的文化内涵来彰显其独特风格。由东向西分别是,万物以荣、华实藩秀、嘉禾丰登、庭树飞花。

这是根据场所特征以及相应季节变化,以植物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所呈现的不同景象所定义的景观系列。通过植物的枯荣变化,让人感知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,使人们能够随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同频共振。

此外还表达出“武汉,每天不一样”的全新城市形象,突出武汉求变的主题,武汉在改革开放以来,不仅在硬质景观上日新月异,柔质景观也能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。

5、碳中和目标下的景观营造

碳中和2060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目标,要实现碳中和目标,除了生产、生活环节的节能减排,更有效和安全的是景观营造的固碳释氧。

碳中和目标的提出,改变了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概念,改变了过去环境保护只是作为资源属性为环境保护具有生产的属性,也就是说将来生态环境的创造是与工业生产同等重要的事情。

因此,在高新大道的施工过程中,景观用材我们尽量从材料的生命全周期考虑生命的长短,尽量选用生态木和竹类制品等能够降解重复利用的材料,减少塑料、水泥和天然石材等不易降解的材料,使用矿渣、粉煤灰代替水泥,利用废弃、可再生材料应用于景观实践。

苗木上,选用碳汇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如银杏、栾树、乌桕等,良好的适应性提高了植物的碳汇效能,同时有助于减少植物运输和养护成本。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,选择深根性的幼中龄固碳能力强的红千层、女贞、花叶芒、鼠尾草等灌木、草本和藤本组合,打造复层—异龄—混交的植物群落,有效保障了绿化碳汇的稳定性。

此外,在重要的景观节点中我们构建局部立体绿化,由于立体绿化具有鲜明的周期性及季节性,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中,挑选生物多样性高的植物如五色草、肾蕨、花叶络石组成群落,有益于提高植物群落的碳汇。通过丰富的植物组合、特殊的竖向结构、多样性的植物群落进一步提升了植物的碳汇功能。

 

 

6、外来树种北美娜塔栎的引种

作为景观轴,高新大道沿线山脉、田园、湿地等自然条件优越,规划结合现状景观,以区域内现有大片香樟为底色,尊重植物原初色;同时,为了强化景观效果,将不同色彩的植物比邻栽种,以红色为主调色,道路全线种植了800余株北美新引进的色叶树种娜塔栎,是国内首创。为了能够确保全冠移栽娜塔栎的存活率,我们在栽植过程中尝试运用新的技术要点,在保证娜塔栎根系生长所需的土壤的竖向及水平空间基础上,有效的进行根系生长范围内的排水;通过土壤检测仪全程监控娜塔栎根部土壤的酸碱度;最后做好土方的沉降以及土内病虫害的防治和清理工作,极大的保证了娜塔栎的存活率,本工程竣工至今,娜塔栎的存活率达到了98%以上。

 

 

以上设计效果图来自汇绿园林,实景图来自华天园林。

 

文章来源于漫谈景观,作者华天园林总工程师李志清

 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联系方式:027-87611128   027-87611198

◎2022 版权所有   武汉华天园林集团有限公司   备案号:鄂ICP备11005909号-2   技术支持:新网